在本屆的金馬獎中,台灣電影僅得兩座獎項,其餘皆由香港及中國大陸電影奪得。這引發至少一些立委、媒體檢討金馬獎制度及台灣電影。而就我的觀察經驗,現在電視播放華語片的頻道裡,還是劉德華、周星馳主演的香港電影居多,台灣電影的播出頻率就低得多。
台灣電影的歷史,據我了解最早可追溯至1907年的日本統治時代,當年2月的時候,高松豐次郎率領一些日本攝影師在台灣北、中、南三個區域取景,拍攝【台灣實況紹介】,這是第一部在台灣拍攝的電影;而第一部台灣人拍攝的電影則是1925年的【誰之過】,由劉喜陽、李松峰等人組成的台灣映畫研究會製作。而台灣的都會區此時也建戲院播放電影,與日本、歐洲、美國的電影公司簽約,建立制度化的電影放映制度。
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到解嚴的這段期間,1955年麥寮拱樂社歌仔戲團開啟了台語電影的潮流,一直到1981年為止。1960年代香港邵氏公司新派武俠片的導演胡金銓來台發展,讓台灣掀起武俠、武打、功夫電影的潮流;另外,政府所屬的中央電影公司提出健康寫實的電影主張,聘請李行拍【蚵女】、【養鴨人家】,而香港電影導演李翰祥也來台灣發展。
1970年代初,香港嘉禾公司推出李小龍的【唐山大兄】、【精武門】再度掀起台灣電影的功夫熱潮,而中期以後,由於中華民國在此時退出聯合國,為了穩定民心因而愛國政治宣導片在此時也大量出現。此外,兒童電影、學生電影、新浪潮電影也大約在這段期間出現,這裡想提的是,這回被新聞報出來的【兒子的大玩偶】,是侯孝賢改編黃春明原著的新浪潮電影代表作,而裡頭其實還包含【蘋果的滋味】、【小琪的那頂帽子】。
1980年代時,政府設立了電影發展基金會、電影圖書館(也就是現在的國家電影資料館),並為了鼓勵動畫、紀錄片、劇情片、實驗電影的拍攝與人才培育,而設置金穗獎。而1980年代中葉解嚴之後,一些以台灣近現代社會、歷史等為題材的電影出現,如【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】、【悲情城市】,惟先前提及的以藝術為主軸的新浪潮電影,此時在台灣內部卻面臨票房失利的狀況。
至於台灣電影的衰退,據我了解之下,原來也跟台灣農產品的遭遇一樣,都是因為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後,在市場上競爭不過美國進口的。在加入世貿組織以前,台灣的一些電影公司的製片量就已下滑,1992年因關貿總協之故而處不利地位,2000年加入世貿組織以後,台灣的電影市場就一直由美國的好萊塢電影主導,且國內產業幾乎無法支持,僅政府勉強出資拍攝。
後來到了2008年,魏德聖的【海角七號】再次掀起民間支持國片的熱潮,而這熱潮我發覺是一直持續到現在,【艋舺】、【雞排英雄】、【那些年,我們一起追的女孩】、【賽德克。巴萊】、【翻滾吧!男孩】、【痞子英雄首部曲:全面開戰】等也都掀起媒體報導、民眾觀賞的熱潮,而這些電影當然是大眾導向的商業電影或紀錄片。不過台灣媒體比較沒有大幅報導的是,該部電影之後的國片復興,其實還跟2007年全球金融危機,好萊塢片商不易籌措資金、市場低迷而使大卡司投入減少有關。
從以上一些簡要的歷史回顧,可知台灣電影產業除了受到政府在資金、人力、經貿上的影響外,歐美電影公司、香港電影人、全球金融局勢等也是重要的影響因素。而從2008年至今的國片復興熱潮中,我則發覺相較於藝術掛帥、藝術為主軸的電影,大眾市場導向的商業電影還是比較容易受歡迎,可能是因為這一種電影比較能令觀看者獲得娛樂體驗,畢竟近年來,台灣人休閒參與的動機,多半是以紓解壓力為主。
而回到這回引發事件的,目前由財團法人中華民國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主辦的金馬獎,我認為比較有討論空間的事,並非這回媒體炒作的政治事件,而是有些電影工作者、導演認為金馬獎過於偏愛藝術主軸的電影。而在我看來,其實這種文化藝術創作範疇的競賽,評審個人的主觀想法通常涉入頗深,而這主觀想法常跟較無文藝專業知識的一般民眾大相逕庭,可說主要是在文化藝術場域之中,不同文化資本所造成的不同實踐。
因此像金馬獎這些文藝創作獎項競賽,我會認為沒有必要為了有沒有得獎而患得患失。反之,我認為這種情況,一來反映台灣目前大眾市場導向的商業電影,可能常會不合評審的眼光,二來我則是認為,與其氣急敗壞地批評評審、批評活動本身,還不如冷靜想想哪裡可以再檢討、哪裡可以再改進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