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蘇莉曼(Nadya Suleman)為了還債脫了!(圖/截自網路)
酒駕大執法,照樣有人不怕罰。警政署實施「全國性同步取締酒後駕車」的專案勤務,儘管相關單位近日不斷宣導,截至九日早上八時,全國仍查獲五百八十一人酒駕,其中兩百卅七人酒測值超過零點五五,被依公共危險罪嫌移送法辦,比起警方大力取締酒駕前一天的四百四十九件不減反增,警政署決定將持續大執法。
大執法中,北市等六都共查獲三百卅一人酒駕,占全國的五成七,讓警政署決定原本計畫六都為期兩周的「天天有取締酒駕」的勤務,要延長到月底。警政署長王卓鈞昨天表示,一個月兩次的全國酒駕大執法,會不定時、定點舉辦下去,直到國人改掉酒駕惡習為止。
行政院六日召集內政部、法務部、交通部、衛生署舉行跨部會會議,研商修法祭出重罰,並考慮推動「酒駕預防性羈押機制」,以遏止酒駕歪風,當天全國共查獲四百四十九起酒駕,六月迄今平均每日查到四百起酒駕,警政署因此宣布七日起北市等六都,天天都有取締酒駕勤務,要讓民眾有感。
八日晚間,警政署動員一萬一千多名警力,首度執行全國性同步取締酒後駕車大執法專案,內政部長李鴻源、警政署長王卓鈞等人,親自到高雄、台中、台北市督軍,強力宣示政府取締酒駕的政策與決心。
沒想到執行到昨日早上八點,還是有五百八十一人「不怕罰、不怕死」,依然酒後開車,並有四成一的駕駛酒測值,達到不能安全駕駛、移送法辦標準。
北市廿九歲朱姓小貨車司機,前晚知道警方將在八點開始嚴格取締酒駕,特地與友人提前到六點多就在檳榔攤喝保力達B、啤酒聊天,以為這樣就能躲過酒測,結果他七點十分開車行經市民大道、光復北路口時,還是被松山分局攔檢,發現他的酒測值達零點八九,成為北市最早遭移送的現行犯,讓朱嫌懊悔不已。
除了加強取締與宣導,警政署表示,會持續推動指定駕駛、代客駕駛等配套措施,養成民眾酒後請人把車開回的習慣,不要因省小錢而拿自己與別人的生命、家庭開玩笑。
不過,有民眾指出,在都會區酒後可搭計程車等大眾運輸工具,或請人代駕,但鄉下地區,喝完酒後可能就沒有其他的交通工具,距離往往也非常遠,真不知道要如何回家。都會區的民眾則抱怨很難找到停車位,晚上喝酒大多是在路邊隨便違停,隔天回來開車,老早被拖吊,因此,希望相關單位能替民眾解決這些問題,不然相信還是會有人為了方便想拚一下、賭運氣,酒駕老問題永遠不會根治。
平日保肺,更勝治療,先天的因素你我可能無法改變,但是後天的環境和生活模式,卻是可以透過觀念的建立,讓自己活得更健康。
肺癌死亡率逐年攀升,但是肺癌又相當頑固難預防,每年台灣有將近6000人死於肺癌(肺腺癌),這樣的數字實在是可怕。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中醫外科專任主治醫師楊素卿說,這樣的驚人數據,其實都源自於「恐怖環境」!
就像其他惡性腫瘤一樣,引起肺癌的主要原因,除了先天的個人遺傳因素之外,後天的心理與生理狀態、生活方式習慣及外界環境,都有可能導致肺癌發生。楊素卿強調,平日保肺,更勝治療,先天的因素你我可能無法改變,但是後天的環境和生活模式,卻是可以透過觀念的建立,讓自己活得更健康。
呼吸之氣清新健康
每天生活中總是要接觸到許許多多不同的毒素,有的我們可以意識到,有些我們根本就不知道,這些危險因子就是致癌的殺手,楊素卿表示:「肺主氣,司呼吸」,也就是肺是主宰一身之氣,負責管理呼吸活動,肺是氣交換的地方,吸氣時,肺吸入自然界的清氣並往下輸送,與其他體內的氣相結合而成「宗氣」。
簡單來說,身體要健康,「宗氣」就要足,宗氣是指積聚於胸中的氣,包括「水穀之氣」和「呼吸之氣」,水穀之氣是飲食經過人體的消化吸收後,而形成的具有營養人體的精微物質,呼吸之氣是指經過肺臟呼吸作用而吸入人體的自然界之清氣,經人體利用後,由肺臟將濁氣排出體外,養生保養重點也就在於此,讓水穀之氣營養充足,讓呼吸之氣清新健康,人的身體不好也難!
如果可從生活中杜絕肺癌的致病因子,其實預防肺癌並不難,楊素卿說,交通工具、工廠和一些廢氣造成的空氣污染,在大環境中實在很難避免,但是我們可以多搭公共交通工具,或是騎腳踏車等不需排放廢氣的交通工具,這都可以幫大環境降低污染。另外,就算是開車或騎車,在車上候車時間較久的時候,也可以關掉引擎,減少廢氣的排放。
杜絕致病因子,從自己做起
至於怎麼做到體內環保呢?楊素卿說,觀察自己的生活週遭,上班用電腦工作、路上用手機上網,煮菜用的是電磁爐、微波爐??,林林總總,現代人的生活中,接觸太多的電子產品,根本就是處在一堆的電磁波中,身體很容易就會累積不必要的元素,然而我們所穿的鞋子,卻阻擋了身體與大地交流或釋放的機會,久了,當然產生一些文明病,或是常說不好的自由基,罹患癌症的機會也就大大增加,楊素卿建議,其實可以養成到公園「放鬆吐納」的習慣。
肺部是人體的重要器官,一定要從日常生活上做保養,就中醫的看法來說,氣滯血瘀就循環不好,體內循環不佳,就容易生病。家裡的電子產品也不少,這些都讓人體長時間暴露在不健康的電磁波中,一般晚間的濕氣較重,因此,白天有機會就把家中的窗戶打開,讓空氣流通,同時讓屋中的空氣能夠流通代換。
生活中心/綜合報導
走路可以抗憂鬱嗎?董事基金會引用英國研究報告,指出輕快步行不但可以減少憂鬱情緒,如果能夠呼朋引伴一起散步健走效果會更好,不過有醫師認為,藉由游泳或球類等運動,透過喘氣或流汗,才算是有效的體能運動。
由英國斯特林大學和愛丁堡大學執行的研究,找來341名受試者,研究結論被刊載於「精神健康和體能活動」期刊。儘管研究樣子小,導致研究結論受限,但整體來看,步行確實可以減少憂鬱,甚至走的同時還要記錄步行時間與距離,以及沿途發生的趣事,有助於累積小小成就感。
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主任葉雅馨就表示,輕快步行比起其它球類運動或跑步,執行上比較容易,隨時都可以進行,且也比較沒有壓力,進而讓人有放鬆感,會更樂於執行。對於有憂鬱傾向的民眾,周遭的人不妨用鼓勵的方式,以「試試看」、「鼓勵」等字眼,藉由輕快步行方式,達到舒壓。
不過有醫師認為,一般還是會建議患者,透過游泳或球類運動來保養情緒,藉由曬太陽及能與朋友互動的運動,像是籃球、羽毛球等都是不錯的選擇,持續一段時間與強度以後,透過流汗或喘氣,才算是有效體能運動。
有些工作可能會讓你的腰圍失守。根據美國求職網站CareerBuilder的新調查,旅行社員工、律師和法官,是最有可能讓人變胖的工作。
研究發現,整體來說,每5名職員中,就有2人因為目前的工作崗位而變胖。超過1/4的人增重至少10磅(4.5公斤),有14%增加超過20磅(9公斤)。
研究發現員工增重情況偏高的其他職業還有:
. 社工. 老師. 藝術家/設計師/建築師. 行政助理. 醫師. 保護性工作(警察,消防員). 行銷/公關人員. 資訊科技人員
在受訪的員工中,超過半數的人變胖,是因為一天大部分的時間都坐在座位上。其他原因包括因為壓力而暴飲暴食、沒有時間而跳過一餐、工作場所的慶祝活動、辦公室的點心吧,以及不得不吃掉同事請的食物。
研究顯示,午餐也跟體重增加有關係。有超過半數的員工,每週至少外食一次,有23%的人每週至少外食3次。
除此之外,有10%的員工每週的午餐,都是以販賣機食物解決。
於事無補的是,員工沒做什麼運動。調查發現,超過40%的員工沒有經常運動,10%的人從不運動。
CareerBuilder人力資源部副總裁哈伊夫納(Rosemary Haefner)說,有越來越多的公司鼓勵員工保持健康,在工作場所實施健康生活計畫。
哈伊夫納說,雖然有30%的公司提供健身房入場證、健身設備或健康津貼,但只有10%的員工善加利用。
新頭殼newtalk 2012.06.09 林禾寧/綜合報導
蘋果全球開發者大會(WWDC)將在下週一(11日)正式召開,舞台搭建工作已經開始,可以看見iOS 6橫幅已經安裝在會場內部。對於即將推出的新產品高度保密的蘋果公司而言,已透露這次的大會,將重點介紹下一代iPhone、iPad的作業系統。
蘋果2012全球開發者大會將於6月11日到6月15日在舊金山 Moscone West會議中心舉辦。將會有超過100個由蘋果工程師主持的 iOS 與 OSX 的會議。
除了介紹新的作業系統iOS 6外,據美國科技網站PC World日前發表的文章表示,蘋果還可能在大會中,發布新款Mac Pro和MacBook等。
另外,業界還猜測,蘋果將對幾乎整個Mac產品線進行更新,在iOS中整合Facebook,在iPad中整合Siri,iCloud更新等等。
他們的經典In The End成名後.就很喜歡他們
但也由於他們的成名做太經典了
使得他們的粉絲都認為他們的音樂就要一直經典下去
一定要每張專輯都好聽.都要第一.做的不好聽就不配叫天團的
看到好多這樣的謾罵.說什麼失望.爛之類的
哎呀~這些人啊.這樣叫什麼粉絲啊
真正的粉斯是不論他的好壞都持續給予支持鼓勵的這才叫粉絲
人生怎麼可能為一直順遂的啊~!!
創作這東西又不是影印機說生就生的
創作這可是要花很多時間去醞釀才有的啊~
大熱天,到萬華「龍都」吃冰消暑,是高中以來的幸福儀式。
﹝門口大排長龍﹞
以前龍山寺對面市場尚未拆除前,大夥兒在這裡嚐了小吃,最後一站必定是去「龍都」,即使是寒冷的冬天,照樣全身邊發抖邊吃「龍都」的招牌大紅豆牛奶冰。後來,龍山寺對面市場拆除,眾多小吃攤為之星散,「龍都」則落腳於廣州街,距龍山寺不遠,大約三分鐘路程,交通堪稱便利。
如今,到了夏天,想消暑的話,第一個想到的地方依然是「龍都」。
﹝鮮果豐富﹞
「龍都」冰果室創立於1920年,歷史悠久,其剉冰強調古早味。其實,「龍都」是以「木瓜牛奶」起家,現在因應時代需求,改以「八寶冰」為號召。
以前,「龍都」冰品最低三十元就可以吃到,現在的基本款已經調整到六十元,熱門的八寶冰和四果冰都九十元了;甚至於「無敵芒果冰」,居然定價一百五十元,貴得令人咋舌。可是夏天來了,以冰菓專業家自居的「龍都」照樣座無虛席,門口總是大排長龍。